一点资讯 | 求医问药 | 图说世界 | 生活百科
房产之窗 | 为您服务 | 名车推荐 | 财富人物
旅游度假 | 企业风采 | 婚庆礼仪 | 文化广角
美食天下 | 天中热点 | 名优特产 | 支部生活

河南上蔡:丰收追梦人 沃土“种”初心

时间:2021年06月23日来源:驻马店日报 点击: 【字体: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好的种子都是农民的希望、生存的保障。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就有这样一位老人,在即将60岁的年龄,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在田间地头开展了一次次“种子革命”,为农业生产开辟了增产增收的新路径。他就是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后稷奖获得者、河南省劳动模范、感动天中十大新闻人物、上蔡县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刘世扬。

河南上蔡:丰收追梦人 沃土“种”初心

 

刘世杨(左)与省农科院的小麦专家察看小麦育种情况 陈司 摄

1936年,刘世扬出生在上蔡县东洪乡(现为东洪镇)刘湾村一个贫苦家庭。贫穷、饥饿是刘世扬幼小心灵对这个世界刻骨铭心的第一感受。他说,自己曾经亲眼看到,几个大人为了一些榆树皮大肆争抢。1957年,刘世扬退伍后,他怀揣“让土地生黄金、人人都能过上丰衣足食好日子”的梦想考入信阳农业专科学校,在学校的时候,他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地遨游在农业科学知识的海洋里。

1984年,刘世扬在经历多个单位、工作岗位后,不顾亲友的强烈反对,毅然选择来到条件艰苦的东洪乡当了一名乡级农技站站长,整日早出晚归,奔走于农家村舍、田间地头。他在掌握大量第一材料后,制定了东洪乡农技站科技推广五年规划,小麦精播、配方施肥得到了大面积广泛应用,产量大幅度提高。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1995年,时年59岁的刘世扬在驻马店市农科院专家的支持下,自筹资金开始了艰辛的育种之路。没钱,想尽办法筹集;试验人员不足,让家人也下田劳动……

从事育种研究以来,刘世扬经历了数不清的困难和酸甜苦辣。2000年,在一次试验中,由于雨水太多,800多份实验材料基本死亡,辛辛苦苦忙大半年的心血全都白费,刘世扬别提有多痛心了。但是,他并没有灰心,对800多份试验材料进行了仔细检查,终于发现了两株依然成活的材料。他如获至宝,加紧对遗留的这两份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培育。

有心人天不负。2005年8月,以河南省农科院芝麻遗传育种研究员张海洋为组长的鉴定专家组莅临上蔡县,对刘世扬培育的芝麻新品种进行田间现场测产鉴定,平均亩产124公斤。2007年5月,在连续参加省区域和生产试验后,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命名A25-3芝麻新品系为“上芝1号”。2007年11月,刘世扬这位来自基层的农技推广员首次登上了第14届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后稷奖的领奖台。

“上芝1号”的成功问世,更是让刘世扬铆足了劲头研发新品系。2011年,“上芝429”通过国家鉴定,并申报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国家专利。2011年11月,刘世扬应邀出席第18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芝429”获后稷特别奖殊荣。

刘世扬说,种业是农业领域科技含量高的基础环节,而优质的种子只能从本地的田里去寻找脱离了原品种生长习性的种子,因为它适合本地的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土壤结构。要想找到理想的变异种子,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具备一双洞察力极强的眼睛,同时要有超出平常人的耐力,需精心筛选、仔细比较、耐心观察,才能有所发现。

多年来,育种基地的田间地头,是刘世扬待得最多的地方。“干我们这一行的就这样,顾不上家,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刘世扬说。

诗人冰心曾经这样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正是刘世扬和他带领的团队用汗水和心血换来丰硕成果的真实写照。

“只有当我看到田间,在地头踩上泥土,心里才有数……”26年来,刘世扬扎根田间,在培育和推广小麦和芝麻的道路上,不知疲惫地奔跑着。

如今,刘世扬带领的上蔡县执著芝麻研究所和上蔡县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鉴“上芝1号”和国、省双鉴“上芝429”等5个芝麻新品种,在全国芝麻主产区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1150万亩,增产芝麻9500万公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蔡麦116”于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轮选121”于2020年通过省矮败创新联合体品种审定。

作为一个有着6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刘世扬有着自己的清醒认识:一个人可能会有很多追求,但奉献才是人生的永恒价值。

“年底,将有‘轮选122’和‘轮选125’这两个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矮败创新联合体品种审定;2022年,还将有‘轮选124’‘轮选128’‘轮选88’‘轮选130’共计4个小麦新品种分别通过国家、河南省审定和省矮败创新联合体品种审定。”灿烂阳光下,刘世扬出神地望着泛黄的麦田,思路清晰地向记者诉说着他的诗和远方,并充满信心地表示,要像袁隆平那样,只要身体允许,就会奋斗不止,让“中国碗”里盛满“中国粮”。(驻马店日报记者 陈司 刘永奇)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发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本网只提供平台,不负侵权责任。所转文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更多>>最新专题